任务
GladCC_外贸人的内容社区
首页
外贸文章
外贸文档
需求对接
外贸话题
外贸服务
外贸答题
外贸调研
0
0
  • 首页
  • 外贸文章
  • 外贸文档
  • 需求对接
  • 外贸话题
  • 外贸服务
  • 外贸答题
  • 外贸调研
  • 首页
  • >
  • 文章广场
  • >
  • 文章详情

墨西哥计划从生产链中移除中国产零部件,传统制造业出海如何应对

精华
市场分析
作者:石小小
市场分析
阅读 831
丨
2024-11-26 10:09:17 ·
未知
美国对全球有竞争力的科技及制造业的打压,一直都没有停止。

早在三年前,外贸加已经预警过,随着中国制造为了避免高额的关税及制裁,将工厂迁移至东南亚或者墨西哥,都有着非常高的政策风险,终究有一天美国一纸原材料溯源,就有可能打破我们企业多年的规划和大量的海外投资的规划。

    回顾历史,美国不仅仅打压中国的科技,也曾经费尽心思打压日本。

    日美半导体摩擦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到了80年代,日本在技术上直逼美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开始抢占原本由美国垄断的市场。这一过程中引发的激烈竞争和贸易摩擦被称为“日美半导体战争”。

加入“外贸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市场资讯>>

    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当前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日美半导体摩擦的背景

1. 巨额贸易逆差引发摩擦
20世纪70年代,日本完成工业化转型,逐步成为全球高科技产品的重要输出国。与此同时,美国对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几亿美元飙升至80年代中期的年均233.8亿美元,逆差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钢铁、汽车及半导体等领域。

为了遏制日本出口,美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征收高额关税、限制出口配额、要求日元升值等。同时,通过广场协议和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美国试图迫使日本改变产业政策。这种双边矛盾最终在半导体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2. 半导体产业崛起引发技术竞争
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品(尤其是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的80%,成为美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美国不仅在市场上处于劣势,甚至在技术研发领域也感到危机。


二、美对日的打压手段

1. 全政府策略:科技情报监控与立法支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动员联邦机构,通过《1986年日本技术文献法案》等法律,系统性获取日本在半导体、计算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动向。美国还成立了“日本技术评估中心”(JTEC),对日本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进行全面评估,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2. “
东芝事件”的精准打击

1985年,美国指控东芝公司非法向苏联出口高精度机床设备,并以此为由对其实施严厉制裁。随后,美国通过《日美半导体协定》,强制日本在国际市场上限制半导体出口,并要求增加从美国进口。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利用安全和经济政策全面打压日本技术优势的开始。


3. 借贸易协定施压

1986年《日美半导体协定》和1991年《新半导体协定》迫使日本接受不平等条款,包括对美国半导体开放市场,并规定外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份额需达到20%。这一政策大幅削弱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

点击注册免费试用墨西哥海关数据>>



三、日美摩擦的影响

1.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落
日美摩擦成为日本半导体产业从巅峰滑向低谷的起点。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6家企业(NEC、东芝、日立等)逐渐丧失竞争力。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已从80年代的50%下降至如今的10%左右。


2. 转型与突破

尽管日本半导体整机产业衰退,但其在材料和设备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日本在硅晶圆、光刻胶等关键材料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这为其重新赢得国际市场关注提供了可能。



四、对中国的启示




1. 构建科技竞争的韧性
历史表明,美国对其技术竞争对手采取的是系统性、长期性的打压策略。中国需要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关键技术自给率,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以增强应对国际竞争的韧性。


2. 优化产业政策与国际合作

与日本不同,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扮演更加复杂的角色,应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和国际合作网络,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同时避免全面“脱钩”带来的产业损失。


3. 从产业链转向生态系统构建

日本的经验表明,仅靠某一环节的技术优势难以维持长期竞争力。中国应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涵盖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及市场应用等环节,确保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4. 产品定位差异化,规避正面冲突

面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庞大体量和强大竞争力,日本汽车企业选择了“错位竞争”策略,专注于开发轻型、节能、省油的车型。这种策略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和环保的需求,还有效规避了与美国企业在中大型车市场的正面竞争。


5. 对美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

为应对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日本车企选择在美国设立生产线,通过本土化生产绕开贸易壁垒。这种策略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还加强了与当地市场的联系。例如,本田、丰田和日产等品牌在美国的投资大幅增加,同时开发了更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从而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6. 持续优化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模式,日本汽车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上保持了长期优势。这不仅增强了其全球竞争力,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借鉴模式。

点击注册免费试用美国海关数据>>


日美半导体摩擦是国际经济竞争与技术冲突的典型案例。回顾这一历史,我们不仅可以洞察科技竞争的规律,还能为当前和未来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宝贵经验。


在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中国需以史为鉴,推进技术自主创新,同时保持战略定力,为构建可持续的科技生态奠定基础。


而跨境电商从业者,也需要考虑从产品优势、差异化、市场等方面开启竞争之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贸加”,已授权转载,欢迎关注)

外贸人喜欢的文档2.1w次下载
2024全球经济展望(中文)-57页
5.0
25次下载
25
2024-01-02
《外贸周刊》2月第二期 2024.2.23
5.0
1次下载
1
2024-02-23
《外贸周刊》5月第二期-催全球
4.5
312次阅读
312
2025-05-19
《外贸周刊》6月第一期-催全球
4.5
300次阅读
300
2025-06-09
2023中国供应链物流创新科技报告
5.0
1次下载
1
2024-05-06
中国企业出海研究报告(2024)
5.0
3次下载
3
2024-09-29
作者信息
热门导航
外贸文章
外贸文库
需求对接
外贸微信群
外贸话题
外贸人阅读过的文章1,368.9w次阅读
查看更多
1,368.9w次阅读
精华
亚洲有哪些国际贸易展会
463阅读
2025-01-06
精华
亚洲有哪些国际贸易展会
亚洲国际贸易展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新兴的科技产业,从消费品到工业设备,各类展会涵盖了广泛的产品领域和技术前沿。
2025-01-06
463阅读
出口美国的货物已到港、进口商未清关及运输中,如何应对高额关税
549阅读
2025-04-27
出口美国的货物已到港、进口商未清关及运输中,如何应对高额关税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美国高额关税:货物已到港、进口商未清关及货物运输中
2025-04-27
549阅读
中国制造业出海的优势有哪些?
891阅读
2024-11-10
中国制造业出海的优势有哪些?
中国制造业出海的优势:产业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新能源产业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
2024-11-10
891阅读
精华
墨西哥外贸市场的机遇有哪些
659阅读
2024-12-12
精华
墨西哥外贸市场的机遇有哪些
墨西哥尚未开发的市场: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科技。
2024-12-12
659阅读
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的应对措施
1,786阅读
2024-06-16
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的应对措施
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之后,中国企业要如何应对?
2024-06-16
1,786阅读
印度尼西亚的行业现状
534阅读
2025-07-19
印度尼西亚的行业现状
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经济支柱行业:制造业、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
2025-07-19
5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