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行政令,宣布对近 7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调整后的“对等关税”政策,税率设定从 10%至41% 不等,全面升级其全球贸易策略。这一轮调整被外界普遍视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对外经贸冲击波中的关键节点。
在同一行政令下,特朗普决定自 8月1日 起,将对加拿大非 (USMCA)商品的关税从原来的 25% 提升至 35%。白宫指出,加拿大未能有效应对芬太尼及非法毒品问题,并对美采取“报复行为”,因此认为有必要提升税率以应对“紧急局势”。USMCA合规的商品仍可继续享受免税待遇。
特朗普还透露,加拿大总理 Mark Carney 曾尝试提前接触谈判,但双方未曾在关键期限前接通电话;美国商务部长 Lutnick 表示,若加拿大扭转其态度,美国可能会重新评估税率。
行政令明确指出,所有新关税将于发布日起 7天后生效,即 2025年8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 00:01 起正式执行,为美国海关及相关方调整留有过渡期。
同时,对在该期限内已装船或于 2025年10月5日 00:01之前 抵美、进入仓储的商品,仍适用较低原税率(最高10%);且若被发现为转运规避关税,将被课以 40% 的转运税,取代原征税标准。
欧盟商品如其现行第一栏关税低于 15%,则将补足至15%;若已有关税高于或等于15%,则对等关税为零。且此对等关税机制不与最惠国条款叠加,也不叠加此前已征收的额外关税。
印度原本期望避免高税,但目前谈判陷入僵局,被列入 25% 关税范围内;印度谈判代表仍有一周时间尝试达成协议。与此同时,美国已与欧盟、英国、韩国、日本达成税率约定(多为 15%)的贸易框架,以降低协议失败风险。
在宣布新税的前夕,特朗普同墨西哥总统 Claudia Sheinbaum 通话后,同意延长90天谈判期,将对墨西哥的关税维持在25%,避免全面推升其税率。消息一出,全球市场尤其亚洲股市出现下行,美国股指期货亦有所回调。
特朗普此前依据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 宣布紧急经济状态推出高关税政策。然而,联邦法院已于5月裁定该紧急授权超出法定权限,并暂时阻止相应关税实施,目前仍集中于上诉审理中。这也令新税的合法性和持续性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加拿大在此次关税升级中首次成为核心目标,国内舆论反应分裂。部分工商业界呼吁政府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例如对美金属产品征收50%关税;但总理办公室尚未正式宣布响应策略。
这一系列举措展现特朗普推动“全球再平衡”策略的一部分,试图借关税杠杆缩小贸易逆差并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批评者指出,高关税可能加剧通胀、造成供应链动荡,并损害美国在经济舞台上的国际影响力。区域合作机制和企业应对方案正在紧张布署中。
此次行政令将标志性地重塑美国与全球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从 加拿大35% 的特别关税,到近七十国的税率梯队,再到对转运货物的重重打击,美国政府以政策转移全球经济结构的强力信号磋商。企业、政府和消费者都需高度警惕这场贸易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