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8月4日(周一)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在公开市场转售牟利”,“无视乌克兰人民被俄罗斯战争机器杀害”,因此 “将大幅提高印度对美的商品关税” (预计由目前的10%或25%,继续上调)。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等人正在推动“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拟授权总统对所有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高达 500% 的“二级关税”。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目前言论与这一立法进程形成呼应,并可能成为实际政策修辞背书。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全球市场形势所迫”,并指出“批评印度的国家本身也在与俄罗斯进行能源贸易”,批驳特朗普的抨击是“毫无道理、不公正、不合理”。政府明确指出,维护“国家利益与经济安全”是其首要任务,并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反制。
印度总理莫迪也进行了反制性响应,他在“Make in India”框架下强调国家主权决策与能源独立,拒绝屈从美国压力。
特朗普在7月已签署行政命令,对印方出口美国产品统一25%关税,理由除了俄油还包括印度采购俄罗斯防务装备,美方认为这些冲突严重阻碍印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目前,美印双方原计划于10月底前签署“早收获”协议,但因双方在能源与国防领域的严重分歧,谈判明显推迟。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印度项目负责人理查德·罗索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成为德里最大挑战,城乡、能源与国防领域的容忍度正在被迅速压缩。
如今,美印因俄油问题上的撕裂,已非单纯经济摩擦,而是牵扯能源安全、战略自主与国际合作格局的大决裂。若“500%二级制裁”立法成功通过并获得总统授权,将意味着印方若继续购俄油,可能面临极端通商成本与地缘孤立;而印方若选择让步,短期可能缓解贸易压力,但长期则损失战略独立与供应安全。
接下来关键在三点:
整体而言,当前美印间的摩擦处于“战略与民生”的焦灼地带,在未来几周的外交与油市变化中将有决定性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