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服务的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货物风险、平台销售风险、消费者索赔风险。
双清服务的风险有哪些?
1.法律风险
走私嫌疑:双清包税若通过瞒报等方式清关,涉嫌走私。货量小可能不足以量刑,但货值达到一定规模,如1个亿及以上,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违反《海关法》:公司买单报关违反《海关法》,不能享受出口免税和退税政策,买卖海关签发的报关单等凭证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税务风险
视同内销补税:公司将货物交付货代,形式上体现为“国内贸易”,无出口记录,税务局可能将企业销售产品视同内销,需补交13%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私账违规收汇:采用双清包税,企业无出口记录,亚马逊平台款项到个人账户,存在隐匿收入风险,构成偷税、逃税罪,被税务稽查到,需补缴税款,面临0.5-5倍罚款及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款项若被认定为个人收入,按45%补缴个税。
被目的国追缴税款:卖家未用自己的tax/vat/eori号清关,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无清关和缴税记录,无进口增值税可抵扣,被当地海关、税务部门查到,需补缴税费。
3.货物风险
货物被查封:双清包税多采用集货申报模式,货代拼柜或拼箱申报,若一个柜子被海关查验出问题,其他卖家货物也会被“封存”。
货权风险:使用货代税号清关,货权可能属于货代,一旦发生问题,卖家可能无法主张货权,导致亏损。
4.平台销售风险
影响平台销售:卖家未用自己的tax/vat/eori号清关,发货到海外仓或fba,货权属eori提供方,货代服务商可能无法提供ien编码或混用,卖家无法提供商品对应ien编码给平台,商品会被平台限制销售。
5.消费者索赔风险
跨境电商卖家未用自己的tax/vat/eori号清关,买家要求提供含vat发票,卖家无法提供,买家有权拒付货款,甚至讹诈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