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盟与中国贸易情况
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双边贸易增速显著高于中国外贸整体水平,占比持续提升。且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东盟市场需求存在多元化特点,消费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带来多领域合作机会,企业需关注各国认证标准、原产地规则等合规要求。
2025年前8个月外贸总体概况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总值达到4.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7%。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东盟在中国外贸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双方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化。
推荐使用格兰德市场调研(https://www.x315.cn/chooseMarket?share=GETXO),帮助你分析东盟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规模(中国出口总体规模、全球进口商分布),国际趋势(出口数量趋势分析、出口金额趋势分析、出口平均价格趋势分析),国内分布(出口商省份分布)
相比之下,中国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表现如下:
欧盟作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额为3.88万亿元,增长4.3%,占比13.1%
美国位列第三,贸易额为2.73万亿元,同比下降13.5%,占比9.2%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值达到15.3万亿元,增长5.4%
近两年外贸变化趋势
对比2024年同期数据,可以发现以下显著变化:
贸易规模变化:
2024年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4.49万亿元,同比增长7.2%
2025年同期增长至4.93万亿元,增速提升至9.7%,表明双边贸易合作进一步加速
占比变化:
2024年东盟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8%,2025年提升至16.7%,显示东盟在中国外贸版图中的地位持续巩固
欧盟占比从2024年的13.5%微降至13.1%,相对稳定
美国占比从2024年的10.8%下降至9.2%,降幅明显
增速对比:
东盟贸易增速(9.7%)显著高于中国外贸整体增速(约5.8%)
欧盟增速(4.3%)低于整体水平
美国贸易额呈现负增长(-13.5%),与整体趋势背道而驰
产品结构变化: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5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
机电产品: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高新技术产品:1.23万亿元,增长13.5%
纺织品及服装:0.68万亿元,增长6.8%
农产品:0.32万亿元,增长8.9%
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
机电产品:1.56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农产品:0.89万亿元,增长12.4%
能源产品:0.76万亿元,增长7.6%
原材料:0.54万亿元,增长5.2%
外贸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生效以来,关税减让、贸易便利化措施逐步落实,2025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增长。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数据,RCEP实施三年来,中国与东盟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
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疫情后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中国与东盟在电子、机械、纺织等领域的产业链合作日益紧密。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中间产品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占比达到62.3%,较2024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合作提速:
跨境电商、数字服务等新业态成为双边贸易新增长点。据商务部数据,2025年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0.38万亿元,同比增长23.6%,远高于整体贸易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