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国外贸成绩单解读
8月与前8个月,中国外贸延续平稳向好态势,出口韧性强、进口改善,结构升级与区域再平衡并进。下列关键数据与对比,供快速研读与参考。
总体表现
• 前8个月总量: 进出口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7.61万亿元,增6.9%;进口11.96万亿元,降1.2%,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0.4个百分点。
• 8月当月: 进出口3.87万亿元,增3.5%;出口2.3万亿元,增4.8%;进口1.57万亿元,增1.7%;进出口已连续3个月“双增长”。
• 外需与内需节奏: 出口累计增速较上半年继续加快,进口累计增速逐月抬升(进口回暖信号增强)。
贸易方式
• 一般贸易: 18.89万亿元,增2.2%,占比63.9%。
• 加工贸易: 5.34万亿元,增6.1%,占比18.1%。
• 保税物流: 4.23万亿元,增5.6%。
• 简评: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双增”,结构更均衡,有利价值链粘性提升。
市场结构
• 东盟: 4.93万亿元,增9.7%,占比16.7%,仍为第一大伙伴。
• 欧盟: 3.88万亿元,增4.3%,占比13.1%。
• 美国: 2.73万亿元,降13.5%,占比9.2%。
• “一带一路”: 合计15.3万亿元,增5.4%(占比过半)。
• 对美单月: 8月对美出口同比-33.1%,较7月降幅扩大11.4个百分点;在约41.3%关税水平下,即便边际政策延长暂停加征90天,订单下行动能仍加大。
• 简评:东盟与新兴市场托底,欧美分化,对美高关税效应持续外溢。
企业主体
• 民营企业: 16.89万亿元,增7.4%,占比57.1%,较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继续担当“主力军”。
• 外资企业: 8.59万亿元,增2.3%,占比29.1%。
• 国有企业: 4.02万亿元,降8.1%,占比13.6%。
• 区域看点: 长三角进出口超11万亿元,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58%(高端装备、零部件双向活跃)。
• 简评:民营主体动能强、区域极核带动明显,产业链本土协同强化。
出口结构
• 机电产品: 出口10.6万亿元,增9.2%,占比60.2%。
• 集成电路: 9051.8亿元,增23.3%。
• 汽车: 6052.3亿元,增11.9%。
• ADP设备及零部件: 9465.9亿元,增0.6%。
• 劳动密集型: 2.75万亿元,降1.5%,占比15.6%;服装-0.7%,纺织品+2.6%,塑料制品+0.6%。
• 农产品出口: 4725.5亿元,增2%。
• 简评:高技术与高附加值品类增速更快,传统品承压分化,结构升级延续。
进口与大宗商品
• 大宗数量与价格:
• 铁矿砂8.02亿吨(-1.6%),均价-14.1%。
• 原油3.76亿吨(+2.5%),均价-12.9%。
• 煤3亿吨(-12.2%),均价-25%。
• 天然气8191.3万吨(-5.9%),均价-7.1%。
• 大豆7331.2万吨(+4%),均价-11.9%。
• 成品油2673.3万吨(-17.8%),均价-3.9%。
• 初级形状塑料1791.8万吨(-6.8%),均价-0.4%;未锻轧铜及铜材353.6万吨(-2.1%),均价+5%。
• 机电产品进口: 4.72万亿元,增5.2%(制造业投资与消费电子链条回暖信号)。
• 简评:大宗“量稳价降”为成本端提供缓冲,机电进口走强指向内需与产业升级回补。
关键信号与判断
• 量稳质升: 出口连增、进口回升,结构升级与主体优化并行,东盟与“一带一路”贡献度提高。
• 外部掣肘: 对美高关税扰动未消,短期订单波动性上行,需继续巩固多元市场与产供链韧性。
• 内生动能: 民营与长三角等区域极核支撑强,科技型与高端装备出口带动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