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卖点
一、从“产品参数”到“客户信任”:外贸卖点的核心误区
卖点误区一:把卖点当成产品说明书
“我们是20000Pa吸力、8cm厚度、3000转马达”,客户看到这些,只会觉得你是工程师,没感受到你“为他解决什么问题”。
正确做法:把参数翻译成“好处”。
比如:
"3000转高速马达" → "5秒打碎坚硬果仁,节省一半操作时间"
"304不锈钢内胆" → "3年不生锈,不串味,客户投诉率降80%"
卖点误区二:必须独一无二才算卖点
事实是:客户记得的是“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领先”。就像元气森林的“0糖”,别人也能做,但它先说出来,传播得更强。
正确做法:你先把“普通点”包装成“客户买单的点”。
比如,“我们有防水包装”就说:“即使客户在雨天收货,也能100%保证外包装无渗水,无变形。”
卖点误区三:卖点越多越好
卖点太多,只会让客户不记得任何一个。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一句“直击需求”的话。
正确做法:一个卖点打穿一个用户心理账户。
比如:
美的空调:"一晚只需1度电"
电梯工厂:"10天交货,40尺集装箱整柜出"
二、卖点不是静态标签,而是“客户决策的护城河”
我们要从静态的产品标签,转向动态的价值表达。这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1. 功能维度:客户能感知的技术指标
材料:如“采用GRS认证再生面料,耐氯20小时以上”
工艺:如“激光切割工艺,边缘更整齐,误差低于0.2mm”
测试报告:如“通过SGS耐盐雾测试72小时,适用于海边项目”
2. 情感维度:客户的信任和品牌关联
典型案例:如“为南美前三的泳装品牌提供过定制服务”
使用场景强调:如“即使强风日晒,户外展示架仍坚固不褪色”
售后保障:如“我们免费赠送3%的易损零部件,确保客户维修不断货”
3. 社会维度:价值观与品牌调性
环保:“我们每年帮助客户减少20吨塑料废料的使用”
企业责任:“来自有社会责任审核的工厂,支持女性就业计划”